新文化报特派北京记者 刘丹 北京报道:
3月12日,当得知3月12日是新文化报改版12周年时,林炎志欣然为本报题字:我们一起奋斗——“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复兴中国。” 林炎志说,愚公移山感动天帝,得通过媒体。而改造中国是个很难的题,题目很大,所以要有愚公精神。
笔挺的蓝色暗格西装,板正的白色灰条衬衣,温和的笑容……昨日11时,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炎志做客腾讯网,就两会热点话题等接受本报与腾讯网专访。也许大家不知道,作为40后的全国政协委员,林炎志微博的听众已超过80万人。“我来这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对于新的形式还不是很熟悉,愿意跟大家交流。”进入演播室后,林炎志亲切地说。
谈工业
世界工厂说明我们质量好
“前段时间大家在讨论世界工厂问题,认为我们的加工业、加工出口贸易比重较大,我们是世界的工厂。也有一些说法说我们很低端,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飞机,您怎么看?”记者问。
“从两方面看,世界工厂是件好事。因为人类历史还处在工业化时代,美国倒过来要搞第二次工业化,出毛病的是工业化不够。所以我们当世界工厂是个骄傲,是好事,说明我们卖得出去,我们的质量好。”林炎志说。
“我们缺少高端是事实,现在国家尽量往高端方向走,但是低端的产品就不要?我看不一定合适。”林炎志举例说,过去老百姓讲“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这就是低端的,油盐店老得开张。现在的低端就是指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个不能扔掉。
谈分配
劳动精英收入可以再加一些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要更加注重公平,这个问题在社会上一直反应比较强烈,对此您有何建议?”记者问。
“这个事情还要具体分析,我国现在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造,基本上收入可以分为两大块: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林炎志表示,以劳动的收入为例,从整个结构上看,劳动者内部的收入差距还不够。“劳动群众内部也有精英和大众,严格来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想保持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精英的收入好像可以再加一些。”
谈经济
GDP有点像度量衡
“对于GDP的看法,学界、理论界、舆论关注的还是很多,其中反对声音比较多,甚至有人说,政绩考核要和GDP增长脱钩等等,对此您怎么看?”记者问。
“我认为GDP有点像度量衡,你使用公斤量重量,用秒和小时量时间,有这种度量衡才能在全球化中和外国人比,才能自己和自己比,才能这一年和下一年比,它有一定的客观性。”林炎志表示,对于“GDP崇拜”,如果是错误的话,应该是纠正崇拜部分,而不是去找GDP的毛病。
“就像我们想纠正拜金主义,不能把黄金毁了一样。你批评拜金主义,能把黄金的价格人为降低?黄金不要了,就能纠正拜金主义吗?”林炎志说,GDP的增长也有一定客观性,GDP增长多少由一个国家的潜力、制度还有各方面的条件来决定。
谈母校
“我对清华充满了感情”
“今年是清华的百年校庆,也是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作为清华的学子,您肯定感想很多吧?”记者问。
“我非常感谢清华,我觉得清华是我人生道路中间非常巨大的环节,我是恢复高考第一届77级考上大学的,清华大学使我的眼界和现代科学知识有了一个变化。”林炎志说。
“听说您还是学生会主席?”记者追问。
“对。”林炎志笑笑,“清华大学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宝贝,是近百年来无数中国知识精英不断建设、不断积累的一个教育单位,所以我对清华充满了感情。”林炎志补充道。
“近段时间,我看到清华的网站上、BBS上、社会上有一些讨论,讨论清华百年的传统是什么?”记者说。
“我觉得它的传统还是科学和爱国。”林炎志说,说它科学,因为它是辛亥革命以后成立的,受西方文化传统,尤其受西方文化传统科学部分的影响比较深。而说它爱国,是因为它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了很多很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