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林炎志会长和杨庆祥先生文章<人民的礼赞>-<诗说毛泽东>代前言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9-11-04 18:33     点击量:520

《诗说毛泽东》代前言:人民的礼赞
林炎志  杨庆祥

  我们纪念毛泽东,因为他使马克思主义真理跨过了差别巨大的国情与洲界,和最古老最富于个性的文化结合、和最富于智慧的民族结合、和最有独立传统的社会结合,一举解决了几亿人的革命道路问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的发展。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发展了中国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国情的成功结合,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发展潜力,又证明了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开放性和发展潜力。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史上非常杰出、非常文明的一页,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从“外来文化思想”融入了中国文化思想之中,渗透在中国社会里。毛泽东使中国文化思想水平通过这次巨大成功的开放,吸收了人类世界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成果,又重新站到了世界思想发展史的前沿。
  我们纪念毛泽东,因为他在一度一盘散沙的旧中国组织了一支坚强的队伍。这支队伍经受住了最严峻的几经挫折的考验;这支队伍创造了最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诗;这支队伍曾经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天翻地覆地改造了这个积弱百年的大国;这支队伍形成了整套先进的组织原理、组织方法和组织作风。依靠这支队伍,这个国家形成了自己的脊柱和骨架,这个民族有了自己的神经中枢。
  我们纪念毛泽东,因为他运用最先进的思想,依靠最坚强的队伍,率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制度,解决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属于最一穷二白的国度独立和解放的问题。这曾是一场伟大的战争,留下了无数精彩、壮烈的战例;这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留下了无数值得学习的经验;这又是一项艰深的课题,说明了无数问题,又引出了更多的问题;这更是一部无比丰富、无比灿烂的素材,给后人留下了一处珍贵的挖掘创作灵感的宝藏。
  我们纪念毛泽东,因为他最后走过伟大的曲折。历史巨人的跌倒也是向前扑的,如果我们能够在他身后尽可能正确地爬起来,就会从原来跌倒的地方再向前迈进一大步,甚至能进几大步。这取决于我们的理论的创新,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的导航能力。
  我们纪念毛泽东,是为了发掘历史财富。他太急了,他领导的一代人一生做的事情太多了,历史的跨度太大了。很多历史段落可能是被压缩了。有的事情可能是把阻遏因素估计过高产生了用力过度的问题。现在或者今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历史的内应力释放出来,让中国社会更加平稳地前进。我们过去急急忙忙地跟着他赶路,很多事情来不及总结。现在经过了几个反复,历史长卷在折叠之后,就更有利于比较,更有利于回顾与总结。当好事后诸葛亮,才可能做事前诸葛亮。能够当好事后诸葛亮就是大智大勇者,是很不容易了。
  我们崇拜过他,迷信过他,因为他过去的正确太多了。我们很多人热情地跟着他走入过误区。省悟和总结时,在心底无法分开我们和他。他的失误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伟大的失误之后往往紧跟着伟大的进步。如果我们尊重这些历史的联系,就不会浪费我们跟着他付出的学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这个总结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经使我们用加倍的进步在补偿过去的损失。我们纪念他,正是为了明天,为了前进,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让伟大接着伟大。
  我们纪念毛泽东,因为他是一名无畏的斗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呕心沥血,出生入死地战斗了一生,就像所有伟大的战士一样,他留下的这份“遗产”属于这支队伍,需要处理,需要在纪念过程中,或抵挡,或辩解,或反击。而反击发酵了的无良诽议,最好的方法是坚守正确的自我,而不是放弃对信仰的忠诚和对真理的追求。
  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颂扬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从此,随着毛泽东的功高至伟,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歌,越来越多,高潮迭起,气壮山河,日增其华,意气浩然,朗照华夏。这些酷似浩海的诗篇,清新昭远,奋发进取,光彩夺目,映射着鲜明的时代精神;自豪自信,自强不息,超越旧我的主人精神;扣动大爱的心弦,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民族精神;承祚博大精深思想传统的人文精神。颂诗的主体是人民,客体是毛泽东。主体在客体上表现自己的本质,谓之美。
  作者群中既有开国元勋、老帅、老将、老师、老作家和国士俊才,也有一代英豪、工农兵和少年、青年、妇女、老人以及爱国华侨华人。他们从心底迸发出的冲天火光,流金溢彩,气韵沉阔,才华恣肆,学问功底,笔下波澜,思想光芒与日月同辉。
  这些诗词源于历史,从事实本质讲,谁也不能把毛泽东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这段奋斗史分开。 “造神”、“制圣”不属于党和人民。
  这些诗词是新中国的一种记录,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回顾,是智慧的积淀,是现代文明的瑰宝,是颂诗颂词的展览馆,也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材。有些经典之作魅力无穷,不仅属于一个时代,也属于历史的永恒。“诗魂壮国魂”,它是共和国的“国魂”、“国颂”、“国宝”、“国唱”。搜集、整理《诗说毛泽东》,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在编辑工作中,我们有意未录“反右”斗争和“文革”时期的颂诗。这两个时期,是颂诗的巅峰期,但昧于时政,其中大部分诗词难免有些特殊年代的政治印痕,虽然不乏上乘之作,但分辨良莠,需时需功。这是一项后人评说的大工程,十分有意义。但我们尚力所不能及。
  当我们把六卷集的《诗说毛泽东》这部大书奉献给读者的时候,正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建国60周年的时候。为此,我们援引60年前熊谨玎先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典礼》的名诗,作为小结。
  “开国欢腾典礼隆,
  红旗高举蔽天空。
  躬逢我欲来歌颂,
  笔墨无能写壮雄。”
  
  注释
  ①林炎志:(1948——)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之子。历任清华大学教师、清华大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清华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清华大学校团委书记、全国学联主席、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常委、北京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党组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和宣传部长、河南省社科联主席、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和党组副书记等职。主要著作有《树坚不怕风吹动》、《没有个人功利的追求》、《国有资本人格化》、《笑迎挑战》、《不辱使命》等。
  ②杨庆祥:(1934——)荣誉大法官、作家。历任吉林日报编委、《城市晚报》总编、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人事厅厅长、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人大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等职。现任中国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专家研究所研究员、吉林省文联和作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主任、吉林省法官学会名誉会长、吉林省老记协顾问、《中国周刊》首席法律顾问、《夕阳红》杂志顾问、吉林省及长春市“十大藏书家”等。著有《哲学大纲》、《婚姻与家庭》、《买卖与纠纷》、《损害与赔偿》、《谈法论德》、《心路花香》、《我们为了谁》、《雨滴集》、《中国·吉林》、《中国老干部百科全书》、《中国政府百科全书》等。发表各种论文千余篇。

 附: 给《诗说毛泽东》出版恳谈会的贺电

  《诗说毛泽东》在林炎志、杨庆祥同志的主持下,经过几年来的艰辛劳动,把散落在几百种报刊、杂志、诗集、诗选中的颂扬毛泽东的民歌、民谣、诗词歌赋中收集起来,编辑成的《诗说毛泽东》,使其传承世代,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我们由衷的表示祝贺!谢谢你们又给文艺百花园中增添一株耀眼灿烂、光彩夺目的新葩。
  最后,道一声心里话:同志,你们辛苦了!
  原中国人民大学副书记,博士生导师  沈云锁
  中国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许征帆


本网注:<人民的礼赞>已在吉林日报全文发表.据知情者透露,此书有几大本之巨,即将出版.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