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陈龙山校友自由诗一组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9-07-17 15:09     点击量:471

校友陈龙山自由诗一组

 

 

2004817,随吉林省社科联学会部组织的赴俄罗斯考察团前往海参崴,当日下午130分,大巴车进入俄境。抬眼望去,岗岚起伏,郁郁葱葱,山岗上全是柞树,一眼望不到边,河川中长满芦苇、河柳,平川上全是蒿草、野花,没有人烟,也看不到鸟兽,一派原始荒蛮景象。车行一个多小时,一湾海水出现在公路右侧,导游介绍说是彼得湾,是为纪念彼得大帝而命名的。听此介绍,不禁悲从中来,遂口占一首五言:

 

一出珲春关,难禁心中酸。

本是中国海,何称彼得湾。

 

20041025上午乘高速铁自汉城抵釜山,入住海云台BB宾馆。海云台位于釜山市东莱区东南部海边,是一个游览胜地。据说,新罗末期大学者崔致远,号海云,12岁入唐,黄巢起义时,因撰檄文而名燥一时。28岁归国,新罗真圣王时官至阿飡,但旋即隐退至釜山海边做学问,被誉为文昌侯。后世为纪念他,将其隐居之地命名为海云台。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遂成五言一首:

 

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复来。

崔翁知何去?空留海云台。

 

20041025下午游韩国釜山市金井山梵鱼寺,见大雄殿前面的明柱上有“不论长短,何分皀白”的对联有感,偶成藏头七绝一首:

 

梵文巴语颂佛经,鱼跃金井欲成龙。

寺主六根何曾了,美丑短长终是空。

 

 

2005627随延边大学东北亚国际政治研究所组织的中朝边境考察团游览长白山,吟诗一首:

 

游长白山

 

横空出世长白山,

壁立千仞出云端。

天池神韵留千古,

飞瀑倒挂落九天。

农夫煮蛋不生火,

游客戏水浴温泉。

春夏秋冬一日历,

东西南北四方传。

 

 

 

2006520陪秀春(夫人)、大宝(外孙)、小亮(保姆)游梨园,心情很愉快,回家后随口吟出以下四句:

 

诗云梨花二月开,

延边梨园立夏白。

非是果农耕耘懒,

只缘春风姗姗来。

 

 

2006526

5.1节休息,与秀春、小亮、大宝一起开了一小片荒,种了点菜。今天,秀春非要我作首诗记录之,于是写下面这首应命之作。

 

春日偶得闲,祖孙下田园。

老妪清枯草,老翁打垅埯。

亮仔忙播种,孙儿培土欢。

同享耕耘乐,共祈青菜鲜。

 

 

20073221100

七言 偶得

 

年逾花甲乐打工,

携妻将孙赴边城。

不求闻达不图利,

惟图能圆教师梦。

老牛自觉韶光晚,

不待扬鞭奋蹄耕。

三尺讲坛非儿戏,

研读常对夜半灯。

 (陈龙山校友194310月生,辽宁阜新人,蒙古族,中共党员。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朝语专业。1986年在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获经济学准博士学位。1979年至1990年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鲜研究所工作;1990年至2003年任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东北亚研究》杂志主编;2004年至20082月任延边大学科技学院教授。现退休.)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