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文集卷首语
段一平
年过八十,来日无多,近日又闲的无聊,翻阅昔日的故纸堆时,发现一些旧作,散落在各处,如不及时收集整理,就可能都要失散了。现稍加整理,如有机会打印成册,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也知道一些概况,我们当年是在艰难的生活中,又无奈的工作着。留下这些文字,大半多是业余之作,真正的本职分内工作却很少。多是些偶然机会碰到捡来的工作。
生活在那些阳光的日子里,可以公开搞“阳谋”。就不免要陷入其中,因文字而招来灭顶之灾,比比皆是。我也不例外,一九五七年在北京大学鸣放时期,相信领导说的“言者无罪”就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从排行老九的知识分子而上升为五品顶戴的右派分子,成为被专政对象。长达二十二年之久。无啥作为,勉强活着而已。
一九九八年,北大百年校庆时,我们又聚会在燕园,有好事者提议,大家写些回忆母校生活的文章,作为通讯交流感情之用,就办起了一个北大历史系54级《北大人》的群众刊物。每年一期,共出了十来期,最后的一本“风雨历程”毕业五十年之纪念文集。
开篇之作“无题杂感”一文,是在校庆座谈会上的即席发言,而整理成文的,以后每年都要写些回忆文字,这样就有与许世谦对话。记周一良先生的一件小事(多余的话)。商鸿逵先生说往事。裴文中与贾兰坡先生的签名等等回忆录。另外一篇为《斋堂,劳改,记事》一文。这是历史系为建系105年而出版了一本,系友回忆录。书名叫“那时我们正年轻”这是以当时任北大副校长的何芳川写的回忆录的题目就是叫《那时我们正年轻》以此为书名。正式由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都是回忆在北大生活与学习之作。我将此文作为生活篇缉在一起,放在文集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