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深圳宝安日报刊登段一平学长文章:捡漏靠运气更靠眼力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3-07-12 12:26     点击量:318
捡漏靠运气更靠眼力
◎段一平

编者按:捡漏,是古玩界的一句行话,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古玩界普遍认为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除了有运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与知识储备,否则即便珍品在眼前也是枉然。本期,我们就来听听原吉林大学考古系主任段一平的一段捡漏经历。当然,除了捡漏,还有更幸运的“偶得”,比如李丹无意中用一把手电筒换了一个成化青花磁盘。

退休之后闲来无事经常去古玩市场看看,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新奇古怪的器物,还可以凭自己的爱好买几件新老艺术品放在家中摆玩。如果运气好,碰上一件古代艺术珍品,那就是拣个漏,但这要看运气如何了。不只是碰运气,还要看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知识水平,不然碰上了也不识货。看古玩第一眼很重要:古玩行业常说的一句话——这件东西很开门,也就是开门见山的意思。机会经常有就看你把握住没有。吉林古玩城的老孔,玩古董的年头很早,十多年前就在头道街开博古斋古玩店,好东西从他的手中廉价卖出去的就有很多。珍品还有的是,就看你识不识货,能否把握得住。

前些日我就在他的店内见到一只银杯,顿时眼前一亮,便毫不犹豫地将其买下。先把这只银杯的特征介绍一下:通高8.5厘米,口径7.5厘米,重153.35克,经检测为纯银(含银量为99%以上)。杯身为夹层(双层)合制,内层光滑,外层饰有图案,图案分四层,最上层即口沿有凸起的弦纹两周,接着是长方形回云纹一圈。第三层即杯身中部,为较大的八卦纹正好饰满杯身。第四层即最下层为水草纹一圈。此纹饰很值得研究,上有天空行云,下有水草为底,中为八卦。更为特殊的是,这只银杯的柄是由两条龙纹相对成形,中有一珠,由两龙口口衔接,组成柄状,此即二龙戏珠形。如此精美图案,饰满杯身,甚是少见。

此银杯从表面看是件老物,杯身内外有厚厚的一层黑垢,说明是自然形成非一日所为。此现象只能说明年代久远,但远到什么时候,是哪朝哪代,杯本身没有文字记载,只能找相同或相似的器物来比较。我查阅了“考古”杂志,还真找出了一件与此相似的八卦纹银杯(见图),它是浙江衢州市南宋墓出土的八卦纹银杯,杯身上只有二道弦纹下为凸起的小方点纹饰一周,再下即为八卦纹。无回云纹与水草纹,也无龙柄,光秃秃的一只杯。但此墓内有一方墓志,据墓志介绍,墓主人叫史绳祖,生于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卒于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此杯为他生前所有之物。由于此银杯出处年代准确可靠,因此很多书都引用此银杯来说明问题,如李泽奉、刘如仲主编的《金银器鉴赏与收获》一书,引用此杯后有如下的描述“宋代金银器造型玲珑奇巧,新颖雅致,多姿多彩……八卦纹银杯是宋代金银器中的典型代表……其中八卦纹杯是唐代所不见的崭新造型。”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八卦纹杯是宋代的典型代表纹饰。二是断定在唐代的金银器中未曾发现过。除此书外,《中国古玩的鉴赏与辨伪》一书和西泠出版社出版的《衢州文物精品》也都介绍此银杯。这说明此杯的知名度很高,与之相比较,甚为可靠与可信。

这两只银杯的相同处就是杯身装饰都是以八卦纹为主体,不同处是八卦纹银杯弦纹下为方块点状纹,而此杯为较大的回云纹和水草纹(见图),说明此杯的纹饰要远比衢州史绳祖墓出土的银杯更为新颖、奇巧和雅致,造型上最大不同是柄,此杯采用了二龙戏珠的新颖造型柄,而史墓之杯,则根本无柄。据史书和墓志记载,史绳祖是宋代一个地方的官员。在封建社会中,一般不敢僭越私自乱用龙纹来装饰。龙是代表天子,皇族,在封建社会中是至高无上的神品。如人们常说真龙天子,而此杯却以二龙戏珠的造型做杯柄,就说明此杯非一般人所能使用。http://barb.sznews.com/html/2013-07/08/content_2543338.htm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