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大图书馆学系学弟妹们题字留念
[按]:1974年5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工农兵学员来吉林省图书馆进行毕业实习。北大图书馆学系赖茂生、周文骏老师领队兼教学,系友、吉林市图书馆张琪玉和我被聘为辅导教师。北大毕业实习生包括杜云、高卓贤、刘维英、率秀航等十三位同学。
他们於1974年5月31日到吉林省馆采访、调研,並与在长工作的有关图书馆北大图系老毕业生们座谈。后赴吉林市馆采访实习,最终定点在盘石县图书馆为实习基地,到基层图书馆全面开展学习、工作、实习活动。在盘石县馆师生们教学相长,通力合作,除授课、自编教材外,我还负责带队到省内有关市、县图书馆以及公社、大队采访、调查。8月15日实习结束。
在担任母校系里辅导教师为时两个半月的过程中,我不仅在图书馆学专业学习上有所提高,而且与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工农兵学员的文化基础薄弱,但他们都有一颗努力向上的心,个个克服困难,刻苦学习,专业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在与学员们分别时,匆匆忙忙地、即兴地哼出了一些“诗”,谈不到是什么“诗”,实际上是顺口溜,作为临别纪念,(大部份未保留,现拣还能记起来的收入),十分浅薄,于此权作纪念。
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工农学员上大学,
毕业实践吉林來。
图系弟妹到长白,
天池翻江又倒海。
(1974年8月陪同北大图书馆学系
來吉省实习同学于延边)
立志去青海
____赠率秀航同学
毕业实践吉林來,
风尘仆仆到长白。
图们江畔留足印,
毕业立志去青海。
(1974年8月7日于图门市)
未名学谊
____赠杜继云同学
未名学谊,
紧相连,
经起风雨。
来东北,
取经送宝,
盘石山区。
贫农炕头长夜语,
畅渡南湖风浪急。
更难忘,
君讲抗越战,
自卫事。
(1974年8月7日于图门市)
怀乡愁,盼归乡
____赠刘维英同学
毕业际,新天地。
故乡好,盼回吉。
将无限嘱咐,凝成兩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
誓学鲁翁志不移。
怀乡愁,盼归乡,
老系友,再重聚。
(1974年8月7日于图门市)
长征路上莫停留
伟大领袖挥巨手,基层向上走。
工农兵上北大,上管改风流。
延河水,燕园流。
攻艰难,再接再历,长征路上莫停留。
(恭贺高卓贤校友毕业后留在母校工作,
1974年9月29日于母校北大)
杭州杂咏
余于公元一九八零年十月六日晨起赴九溪,步行至龙井大队,龙井寺;登山路,经翁家山,抵烟霞洞,上南高峰,又抵水乐洞,石屋洞,抵虎跑。晚登六和塔,乌瞰钱江全景,得诗多首,不成章法,是为纪实耳。
仿补俞曲园的《九溪十八涧》
昔清有俞曲园诗《九溪十八涧》云: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余从九溪车站下车北行,沿九溪十八涧两侧行走,峰峦起伏,竹树郁郁葱葱,峰回路转,确是体会到俞曲园诗之写真境界,故东施效蘋,不避浅薄,仿补了四句曰:
步步层层天,
亭亭翠翠竹,
唧唧啾啾虫,
依依稀稀雾
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
三洞长七程,
一心不二用,
半日数万功。
龙井寺
龙泓涧旁听涛声,
无弦琴奏试品茗。
水纹散罢眼明镜,
酣憩江湖一匀亭。
听水鸣
翁家山过烟霞洞,
南高峰下两路行。
水乐石屋连三洞,
虎跑泉边听水鸣。
水乐洞.石屋洞
水乐洞幽闻莺声,
金雪世界滿觉陇。
香飘數里胜仙境,
赏桂此处最钟情。
l 石屋洞
石屋面前不识屋,
累我只得返迷途。
人间行事应自警,
看似新路实模糊。
南高峰
我登南高峰,
钱塘收目中。
远处蒙蒙雨,
头顶一线晴。
玉皇山(外十四首)
十月七日上午,乘车登玉皇山,下紫来洞,沿东南山路到化仙桥,重登六和塔,后归,得诗。
玉皇山
玉皇山势要且险,
南眺钱江碧水涟。
洞中有泂飞龙隐,
人间哪有“八卦田”?
紫来洞
刚别玉皇下紫来,
洞天深邃巉岩怪。
收襟可芷龙与虎,
风雨雷电皆入怀。
慈云岭石佛
紫来洞侧慈云岭,
依山佛像石刻成。
楼身中居千年隐,
仪态端重晚唐风。
六和塔
机声突突船梭过,
六和塔顶心头热。
天高地阔桥接水,
险山俯江平野阔。
咏杭州
阅遍天下山和水,
哪里能比杭州美?
竹树岩洞塔和寺,
造化神奇皆妩媚。
弥勒佛
溪畔石壁弥勒佛,
看破人间喜笑若。
人类造化自铸神,
仍有人信弥勒佛……
黄龙洞
栖霞岭麓黄龙洞,
龙口喷泉妙趣生。
卧云洞天哪有云?
黄云洞中更无龙。
为拜忠烈拾级上,
牛将军墓何处通?
(按:黄龙洞、紫云洞等皆系栖霞洞景。
据传说紫云洞旁原有宋代岳飞部将牛皋墓。
黄龙洞松篁交翠,山崖上钸有黄龙头,
泉水从龙口下注入池,池旁叠石为山,
上刻“有龙则灵”四字。山顶洞壑,
常有雾气弥漫,名卧云洞。影片《白毛女》
中喜儿与大春洞中相会等镜头,即拍摄于此。)
再题黄龙洞
鹤止香雪倚山傍,
错落有致临边廊。
石垒陡削苔痕绿,
“有龙则灵”石亦方。
卧云洞
卧云洞探卧何云?
雾气弥漫湿气沉。
大春喜儿洞中会,
寻演灵感假作真。
(按:影片《白毛女》中喜儿与大春
在此洞中拍摄相会场面。)
紫云洞
栖霞岭峰洞云紫,
七宝泉下黑如此。
三尊石佛殊可笑,
虎穴欠深叹行止。
玉泉
慕名玉泉泉欠佳,
唯见晴空细雨池。
山外无山亦称山,
情趣或在珍珠泉 ?
飞来峰
因仰飞来两度行 ,
今登灵鹫愿遂平。
幽岩壁间众拜佛,
我观灵隐无神灵。
暮祈晨祷成幻影,
人陷迷境佛中通,
我特寻义翠微亭
尘满征衣韩世忠。
(按:韩世忠是宋代抗金将领。)
一线天
射旭寻天光,
兩香皆未见。
何物玉观音?
错认石灰岩。
韬光
韬光覌海景色殊,
嗟叹盛景亦染污。
纯阳祖师何仙姑,
南无阿弥虔诚呼。
年迈苍苍七十妇
携有儿孙跪地哭。
求天保佑疾病免,
善男信女点蜡烛。
金莲池水澈见底,
色如金黄旱不涸。
封建迷信何时除,
斗争岂止资和无?
烟霞洞
烟霞古洞本无烟,
造像石窟板朝天。
借石吸江陟屺伴,
呼嵩人拜愈千年。
(刊于《长白山诗词》1985年第二、三期合刋)
虎跑泉
灵秀幽山於菟立,
作穴跑地亦传奇。
甘泉移得游人醉,
莫去平川被犬欺。
(刊于《长白山诗词》1985年第二、三期合刋)
钱塘江观潮(新诗一首)
钱江桥 我向往的桥,
钱塘潮 我心中的潮。
我是松花江畔的儿女,
曾向往过钱塘江大桥,
现代建筑将桥身打扮得分外妖娆,
江身仿佛一条红带缠腰。
我心中的潮却是钱塘潮,
古诗曾带我将秋涛追寻 .
弄潮儿向涛头立,未曾問示天意,
只有在少年时的梦中去寻潮。
六和塔庄严、宏伟而又肃穆,
本是劳动人民天才的创造,
却又被统治者用石碑将方腊诬告。
天、地、四方不是神造的幻影
六和塔在弄潮儿的眼中是一盏明灯。
望着眼底的桥,
泛我心中的潮,
人生应自弄潮立,
一起横扫万千涛。
钱塘桥,我向往的桥,
钱塘潮,我心中的潮。
(1980年10月6日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