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孩子们讲解中国经典《世说新语》,好久没翻译诗歌了。计划好阅读《死魂灵》(出生在乌克兰的作家果戈里著),但没有推进。昨天又翻了一页,“乞乞科夫”四个字映入眼帘。这部书里的重要人物还有:泼留希金。做了这么多年翻译,我感觉“乞乞”两个汉字可能很有来头,就上网搜“乞乞科夫”,意外地发现:中国电影里已经频繁地嵌入了俄罗斯的文化元素。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超能一家人》,主演沈腾,俄式的装扮,俄式的名字:乞乞科夫。
在中国,了解《死魂灵》的读者不是太多呢。得好好地“啃”啊。
回头说《世说新语》,讲完了这部书,差点累吐血,一千多个小故事,跨度五百年,总算讲完了。是不是人到中年,想有任何一点小小的进步都比登天还难?
外一则:上学期给学生们讲“河童”(芥川龙之介有同名小说),有一种翻译方法是“水虎”,刚刚明白:“水虎”并非翻译家自己造的词儿,日文原来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