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晖及《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情况简介
金恩晖,又署名金恩辉。吉林市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历任吉林省图书馆副馆长、馆长,研究馆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吉林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作协第三、六届理事等。1988年获吉林省政府“振兴吉林一等功”,1991年被吉林省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993年获吉林省英才奖章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退休,现为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金恩晖数十年來在图书馆岗位上,以图书文献的整理、利用和信息咨询、学术研究为基础,对图书馆学、中国古籍、文献学、地方史志和文学等领域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讨,截止退休时,已撰著或主编的著作30多部,发表文章300多篇;其中有5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奖。
退休14年以来,他仍勤于笔耕,在继续致力于图书馆学、中国古籍、文献学、文学等领域研究同时,加强了对吉林省古代地方志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对乡土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已有的吉林方志遣产加以整合并系统化,在抢救、保护、研究和利用我省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做出了新成绩。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金恩晖即以整理、校释《打牲乌拉志典全书》而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现在又同一批新、老学者合作,将《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原缺卷3)增补齐全,并重新校释,完成了该志书的新版本。
《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成书为光绪十年(1884年)。该书大量地收入了清朝二百多年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全部档案。其中包括历代皇帝对打牲乌拉的谕诣、赦诏、朱批、言论;清内务府等官署的有关指示、命令、决议,该衙门的呈报、汇总档案资料、文书等,广泛地涉及到打牲乌拉的地理、历史、沿革、经济、政治、典章、物产、官员设置、牲丁数目、添裁俸饷、每岁呈进贡鲜、各项差徭章程,以及奖制度、贡山、贡河、官庄、教育、兵事、外事等地方历史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基本上是未经加工修改而照录于志书中的,故具有第一手史料的价值。
近日,民族、民俗文化学家曹保明先生认为,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成为最早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美国“黄石公园法”认为矛盾往往集中在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上,而中国清代的《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恰恰详细规定了对资源的“管理制度”,对保护、采集、使用有非常具体的规划,甚至对采集方法和使用的工具都有明确的说明和要求。同时,对政治、经济、军事、典章、物产、农业、外交、交通等方面都有详细的条款。
“黄石公园法”有自己的“物产圈”(每10平方公里的独特景观为一“物产圈”),而《打牲乌拉志典全书》中的“贡山”“贡河”“五官地”“蜂蜜营”也正是这种“物产圈”,并且具有细致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由此可见,《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应该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史上较早的“文化法规”之一,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的“自然与文化保护法”,是闪烁着“大自然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