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高红十:老火车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4-09-29 22:37     点击量:367

老火车

高红十

611日(由于时差,11还是12日有点混淆)清早,公主号邮轮泊靠一个叫斯威(Skagway)的码头,威是美国阿拉斯加东南方紧贴加拿大的一个小市。海上的水气山中的雾气交织成片,邮轮下来的一群游客我在其中客人互相叮咛,除了车票,护照带了么?带了,当然。即将开始当天令人期待的旅游项目:乘窄轨老火车沿白色通道直抵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不必望文生义,育空地区因育空河得名,百多年前,育空是一片淘金热土,成千上万淘金客背着行李,翻山越岭而来是他们的克服晕船站稳脚搭眼望——由此开始他们前途未卜的人生。

每天发生的故事能撑破想象的边缘,你说呢……

工业总是由巨大需求和利益推动,1898年,有了修建铁路的共识。英国人出资,美国工程师和加拿大承建商合作,3.5万工人动手动脚,用得上那句中国老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说光炸药用了450两年后的1900729,这条全长110英里的铁路终告竣工除了巨大的实用价值(名符其实的黄金路),因为坡陡弯多,只适合建窄轨,这也成为百多年前西半球最北方的铁路和眼下旅游观光的最佳说辞。

总以为,老火车和高铁动车压根不属于一个语系。中国近年新建铁路如青藏铁路,开竣工由国家领导人主持,足其政治经济的重要性,可谓国计民生之重器。而老铁路和老火车因时光兴起荒颓——淘挖煤潮起落;绵延不绝的时光重装上阵眼下,这条经白色通道到育空的路线White Pass & Yukun Route成了受热捧的观光路线,被邮轮载来的客人满车且兴致盎然。两条窄轨一路前行,想象一条托载去的记忆(个人和历史的记忆随火车开动激活),一条托载前方的景色——美丽景色是必须的,否则满耳历史而满眼穷山恶水未免扫兴。这条号称世界风景铁路做到了。

车内布置是老的:木制车厢、取暖火炉、老铁路员工制服火车头呜呜鸣笛,还喷吐煤烟。简单至极过加拿大海关,赢得游客掌声。没有餐车,小站,旅客下车在木屋里进餐,顺道参观当年修路人住过的房子、高大显眼的教堂和百看不厌的湖光山色。到本次旅游终点,市声熙攘红尘沸扬,又是打折购物,又是买明信片盖纪念戳,给黄绿色明艳的火车头拍照——可谓皆大欢喜

回路不乘火车,改乘大巴,景色又有不同。

想起在北欧挪威卑尔根坐过高山火车,也是老火车,当年进山伐木用的,改造成观光火车后,沿途增加了瀑布,还有唱歌的仙女……总之煞费苦心,让旅客感到不虚此行掏无论美刀加元还是克朗,值!

中国不也有老铁路和老火车么?不也可以照此办理么……

耳边响起那首儿歌:

小板凳呀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呀,坐上来。我当司机把车开,我的火车跑得快,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呜——

你呜了么?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