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高红十:菲斯老城有味道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02-05 18:47     点击量:309

菲斯老城有味道

高红十

这里味道两层意思,一是有趣味有意思,二是鼻子里真正的嗅觉。一千多岁的菲斯老城,红尘滚滚市声嚣张,两种味道兼而有之更为繁复。

菲斯(fez)在北非的摩洛哥(分清楚不是墨西哥,不是摩纳哥噢),摩洛哥史上第一个首都,活到今天,有说小巷四千,有说六千,也有说八千,可能随城市发展,人渐多,小巷渐密,随心所欲任性得紧,外人眼里这都哪儿挨哪儿啊——想不迷路都难。

除了吃的喝的,小巷最多工艺品小铺,金银铜铁小饰品,敲打加吆喝;还有清凉的药铺,除了卖药,还卖香料、精油、阿甘油、黑肥皂,一美元一个,去油污极给力。

因为路窄没章法且高低不平,遇有驮着湿漉漉臭哄哄布匹皮张的大牲口走过,客人需像壁虎样紧贴路两边土墙石墙(生怕臭汁水沾身上,完全不顾形象)。

能让人歇息的是高大华美的清真寺,客人可进去欣赏马塞克、瓷片的墙上装饰。伊斯兰教无偶象,装饰多对称的几何图形,石榴花缠枝,细致精美,多蓝或绿色。除了做礼拜,清真寺还是教学相长的经学院。

菲斯老城另一种味道来自大片专门的染坊,染布的染缸和熟皮子染皮子的缸,全部原始状态,标准的原汁原味。客人们好奇心大,想看又怕臭,导游给每人发一青绿色汁水饱满的薄荷枝,抵住口鼻,留出眉眼,看吧仔细看,过这村可真没这店。染坊边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阿特拉斯雪山雪水融化,洗和染就着河水完成,洗和染不都有个三点水么?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阿拉伯语意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菲斯老城是世界上现存大规模、典型的中世纪风格城市,在阿拉伯国家中可与开罗、大马士革和萨那等城市相媲美。1981年,菲斯理所当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客人在起起伏伏、花花绿绿,拐弯抹角的小巷里走累也走饿了,导游带我们爬上一高坡,进入一门庭高大、凉爽悠静之所在,宣布吃风味:塔吉。塔吉是一种阿拉伯人烹饪用炊具,材质仿佛中国的砂锅,特点是尖帽形锅盖。据说此锅省水,北非属缺水地区。做菜时把牛肉、鸡肉等主菜放锅里,再铺上豆角、胡萝卜、土豆等辅菜,放很少水,盖严锅盖。由于锅盖没有孔洞,锅里加热后产生的水汽会沿锅盖流回锅里,所以用较少水较短时间菜就熟了,揭开锅盖,熟香热气扑鼻。分餐的当地人告诉我们,主食是塔吉,辅食是面包,餐后果盘是橙子,橙子多汁且香甜。

得谢谢当地导游,怕客人走丢,发动他的亲亲戚戚,赶羊样前呼后拥,好容易把逛、买、照相的客人吆喝齐,吃饭却不见他们。

虽然在菲斯仅停留几小时,但感觉与中国丽江、平遥、苏州等古城不同,完全不同,不同原因之一是此城有味道。

菲斯老城(来自网络).

菲斯老城清真寺(来自网络).

摩洛哥菲斯染布染皮子的染坊高红十摄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