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朱殿惠校友:陶缘结谊一一吉林省孤儿学校陶艺课有感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06-08 09:40     点击量:490

陶缘结谊一一吉林省孤儿学校陶艺课有感
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公益活动一一,陶艺课,在寒假期间历经两个多月时间结束了。自去年12月13日开始,联系,落实,安排在寒假期间的每周的周五,上下午各两节课。上午是2一3年级小学生,下午是4一5年级小学生,课时两小时,每节课参加学生18人,今年的1月5日开课,共计八周时间授课32节课时。


授课内容为陶艺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制作技法,把中国传统文化引进课堂,用陶艺来开启孩子们大脑空间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这次的公益授课活动,让孩子们在创作的陶艺作品中,充分体现出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悟性才能,把他们的聪明智慧,活泼性格,天真浪漫的想象力都挖掘出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并亲自动手把一块块陶泥通过他们的双手赋予其生命,表达孩子们丰富内心世界和充满阳光的理想和希望。孩子们的作品感动了省领导,感动了校领导,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关心爱护他们的众多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孩子们能够创作如此精美的作品,出乎我的预料,增加了孩子们的创作信心。
我受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的委派,直接参与了这次公益活动,通过陶艺课程进课堂。直接深入到孤儿身边,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在这所学校里充满了阳光,大爱,关心,快乐,喜悦。每次我迈进学校的大门,用真诚和爱亲近孩子们的心灵,都会感受到身边难得的清净,温馨,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品质得到提升。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也促进我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的沉淀与提升,让我凝思,静心,安逸,这是一种心旷神怡的艺术启迪。这个环境洗濯了我心中的空虚,浮躁。当我看到花园般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清洁的宿舍,看到一张张热情而亲切的师生笑脸,我感动的泪花闪烁。
这所学校的孩子们都很真实。他们没有奢望和额外的要求,每个孩子都充满了知足感,虽然都有自己不平凡的经历,但心中很平静的面对现实。在学校大门前我看不到接送孩子的高档豪华汽车,在川流不息的学生中看不到身穿名牌服装的学生,真实朴实是他们的本色。他们不孤独,不失落,不焦虑,不忧郁,都努力学习,默默地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和社会的大爱,用感恩之心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

这所学校的领导很真诚,为给孩子们创造一流的校园环境和生活教学条件,把党和政府及社会对孤儿的关爱传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他们不停地奔波在社会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这所学校的教师员工很真心。他们为人师表,穿着朴实,工作勤奋,肩负着既是父母又是老师的责任,把父母的爱和师生的真情无微不至的温暖,送到每个孩子心中,老师们向辛勤园丁一样呵护着幼苗,精心浇灌与维护。
在这所学校里,每天都有感人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有说不完的事和道不完的情。大家都知道自己有一份责任重任在肩一一共同创建幸福美满,饱含大爱的家园。
我教授的陶艺课虽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我和师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为此而感恩,激动,兴奋与自豪,在我的有生余年能为孤儿孩子们做一点事,奉献我的微薄之爱,这既是我的荣幸,同时也实现了我退休后仍愿意为我们的社会奉献正能量的愿望。我感谢省孤儿学校的校领导,感谢学校的全体教师员工,感谢陪伴我两个多月学习陶艺的孩子们。我爱孤儿学校,我爱全体老师,我爱孩子们,爱学校的一草一木。同时我还要感谢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全体工作人员对我的信任,关心,支持,给我创造这次为社会奉献爱心的机会。

当我离开省孤儿学校,回头望去,校园内明亮的教室,清洁的宿舍,高大的教学楼,壮观的体育馆,宽敞的饮食中心,还有那七个大字"吉林省孤儿学校",还有课堂里的张张笑脸,那一幕幕时时在我脑海中涌现,那里的笑声与欢乐声时时在我耳边回荡,我不舍地回望校园,那里的操场,教学楼,课堂渐渐地在我眼中消失一种难得的留恋之情油然而生,我顿时热泪盈眶,眼前一片模糊……我想, 孩子们生活在拥有大爱的当今社会里多么幸福啊!
吉林省孤儿学校早已铭刻在我的心中,再见吧,孩子们!让我们相约2018年暑假!

长春国际陶瓷艺术馆
陶艺教师:朱殿惠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