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钟放:俳句要不要配图画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0-05-18 10:50     点击量:490

小的时候拿父母的钱去买书,新华书店的柜台很高。我买过一本《一词一画》,词看不懂,画是粗糙的国画风格。这些年,我写过很多台词,可是没写过“词”(宋词的词),更不会画画。我觉得从来不写词和诗是好事,太早学那些所谓格律,附庸风雅,生活会更不着边际。不懂宋词,并不妨碍我执着于中国传统文化。年轻的时候想研究日本学,但现在醒悟了,学文科何必去日本?日本大学的文科水平太一般。

至于日本的文化,包括日本的诗,我们可以学,可以了解。若想了解日本的俳句,就看看某人的翻译吧。

那本《一词一画》对我是有影响的,四十岁以后,悟性太低的我终于理解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画面感。丰子恺和蔡志忠都是绘画大师。赵延年画的鲁迅作品人物我非常喜欢。文学配图画,太重要了。

这几年在翻译日本的诗歌俳句。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俳句要不要配画?

俳句当然也有画面感。我翻译外文诗歌,总要先在脑海里构起一个立体画面,然后再逐字逐句推敲原文。翻译俳句还有逐字逐句推敲的问题吗?不存在。日本俳句只有十七个音,难道还要逐音推敲不成?有人主张俳句里的や和かな是“诗眼”,若不重视这两个语气词便不懂俳句的精髓。我还不太理解他们为何这样主张。

俳句太短。配上画不好吗?会易于理解。

不是没有人给俳句配画。与谢芜村本身就是画家。永井荷风给好多俳句配上照片,结果,照片上的元素太多,反而容易误导翻译者和其他懂日语的中国读者。

以永井荷风的这句为例:

釣り堀の旗あちこちに風薫る

初夏暖风吹

收费钓鱼池的小旗

处处随风起(草稿)

永井荷风提供的照片上的小旗上有大字:都制促进——都长选举

请问怎么才能不被小旗上的字误导?

俳句太短,只有十七音。

绘画再简,也会超过十七笔。

绘画比俳句复杂,难免有过量信息。

俳句不宜配画。除非俳句和手绘出自一人之手。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