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解读#100万亿元。这是14亿人干出来的。期待这笔巨额财富的分配更加公平,根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水平安排生产和消费,期待人民能够公平地享受财富带来的美好生活。
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历史: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居全球第11位;
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
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9.2%;
2016年越过70万亿元;
2017年越过80万亿元;
2018年越过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
2020年,达到10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7%。
这100万亿元财富是14亿中国人民奋斗的辉煌成果。我们期待更大的辉煌——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
在GDP达到100万亿元,人均GDP约为11000美元之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按照市场汇率计算,约5000美元)。
如果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分析,我们会看到什么?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月平均收入接近2300元)。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869元(月平均收入接近7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3元(月平均收入接近1400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9元(月平均收入接近2200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1172元(月平均收入接近350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0294元(月平均收入接近6700元)。
100万亿元。这是14亿人干出来的。这笔财富应该更多的向人民群众倾斜,让老百姓享受到经济增长红利。
第一,财富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适应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生产方面,应该着力于生产适销对路的大众消费品;在消费方面,应该发展基本消费,提高人民的衣食住行水平。
第二,更公平地分配财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组民众的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