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岁月1946至1949的记忆:在北大校园演出《兄妹开荒》(宋 柏)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3-08-01 13:42 点击量:385
在北大校园演出《兄妹开荒》
宋 柏
每当听到收音机传来的"雄鸡雄鸡高呀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的歌声时,总是不由地想起在北大校园演出《兄妹开荒》的情景,那已是四十五年前的往事了。
《兄妹开荒》是解放区著名的秧歌剧,是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影响下的产物,由安波编剧,王大化、李波演出,当年曾风靡陕北和各解放区。1947年秋天,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北平演出这个秧歌剧,确实有点冒险,但那时年少气盛,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演出任务,也没有想到这个剧对大学同学产生的巨大进步影响。
我喜欢扭秧歌。1946年4月,我参加地下党组织的参观团,化装成商店店员,偷越国民党哨卡,去张家口解放区参观。在华北联合大学的操场上,听徐胡沙同志指导,联大同学示范,学会了扭秧歌的基本舞步。
1947年5月,北京大学各进步社团联合举办了五四纪念周,内容有科学晚会,文艺晚会、历史晚会、经济晚会、戏剧晚会等。五四当天的活动是:参观北京人所办的史料展,参加体育活动,晚间营火晚会。当晚,有一千多人聚集在北大沙滩操场(即后来的民主广场),有北大各学院的同学,也有不少外校的同学。就在这次晚会上,沙滩合唱团的同学演出了大秧歌。同学们化装成工人、农民、男女分两队扭出来,交换各种队形,最后还象征性地向地主军阀冲击,结束了舞蹈。我当时没参加秧歌队,而是担任伴奏、负责击钹,那是前两天为《黄河大合唱》伴奏时学会的。营火闪耀、舞步翩跹,伴以一阵阵掌声,气氛十分热烈。至今我还能想起秧歌领队的唐过同志,他身穿中式短褂,头裹毛巾,完全是一幅陕北农民的打扮、做出锄地一挑土等动作,也很地道。唐过是当年我们的党小组长,如今巳长眠于大连海滨,愿他安息。
沙滩合唱团是北大在联大复员后南北同学合办的最早的社团。经历过抗暴,五二○运动和助学运动的锻炼,人数众多,锐气十足,有股敢于冲锋陷阵的劲头。演出大秧歌取得成功,不少团员总惦记着进一步排场秧歌剧。l947年暑假过后,有一批新同学来到沙滩。院系联合会(那时还没有成立学生自治会,院系联合会实际上起了学生自治会的作用)决定组织一场文艺晚会。那时,沙滩合唱团队伍壮大,不仪是练合唱,还分成了指挣、民间舞等几个小组。合唱团负责人研究,晚会上除了演出合唱、民舞等几个节目外,还要演出《兄妹开荒》,并决定由我和华顺同志担任。
我虽然能扭几下秧歌,也演过话剧(1945年初,北大文学院剧团演出曹禺的《北京人》我饰江泰),但没有演过歌剧。华顺同志刚由北大四院先修班转入物理系大一,是沙滩合唱团的新团员,连秧歌也没扭过。幸好找到一位合适的导演卜超凡(顾肇基),老卜当时是北大法学院法律系同学,他去过解放区,上过华北联大,实地看过《兄妹开荒》的演出。就这样,我们跟着老卜一招一式地学,从舞步到动作,然后再配歌和伴奏,在北小礼堂练了十几天。
排练时对歌词做了些改动,剧中不少地方讲到"边区",在国民党统治区唱"边区"是犯禁的,一律改为"村庄"。"赶上英雄吴满有"的词,也做了改动,其他一律不动。包括"向劳动英雄人看齐"等词,也没有变动。
演出的服装很难找,当时北大同学的衣着是穿蓝布大褂的多,穿西服的极少,穿中式短褂的有如凤毛麟角。最后,由伊增婉同学(她是老北京)找亲戚借。一身蓝布短褂和中式挽裆裤才算解决,可是刚演了一场,就把短褂丢失了。没有镢头,伊增婉借了一把四齿钯子代替。
正式演出是在广场西侧游艺室门前水泥平台上进行的。这个平台是历次北平各大学集会的主席台,地方不大,也可容几十人上台。我们演出的水平不高,我是男高音,演哥哥。我起调太高,华顺嗓音低而细,配合不大协调,打音器也不太好使,在时声音不清,哥哥假装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却很响。尽管如此,演出还是博得同学的掌声。这是因为,解放区革命歌剧之成功,还因为我们敢于在北平白色恐怖环境下演出这个歌剧,是在北平第一次演出这个歌剧。
以后,《兄妹开荒》的歌声在校园里传播开来。阳光美术社还找我和华顺在灰楼宿舍楼顶华装伯了几张照片,还加洗一些标价在校园内出售。华顺因此成了名人,在首届沙滩区自治会理事选举中得票最多。
1947年秋天和冬天,沙滩合唱团还去北大农学院、朝阳学院等处演出文艺节目,其中也包括《兄妹开荒》,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兄妹开荒》演出的效果和影响,促使北大同学做更勇敢的尝试。由卜超凡导演,北大民间歌舞社等单位排练的《年关》(《白毛女》第一幕)在1948年初在北大四院礼堂上演,连演三晚,场场满座,闭幕时观众拭泪鼓掌,庆贺演出的成功。它比《兄妹开荒》更有力地发出对旧社会的控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有力的冲击。
在北大校园里能够演出《兄妹开荒》,是和北大沙滩区的革命、进步的气氛分不开的。当时,地下党和党外围组织民青,民联力量十分强大,党掌握了学生自治会机构的领导权,系级会和社团也是进步力量占优势,进步报刊在校内流传,进步教授在讲堂发表抨击国民党的言论,进步壁报公开登反美蒋的文章。正是在这种被称为"小解放区"的地方,才能演出《兄妹开荒》这样的对剧。有的地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不看场合,不顾敌我力量对比,就要受到迫害。后来河北高中的同学在校园内演出《兄妹开荒》就受到国民党特务分子的迫害,特务捣乱会场,还逮捕了同学,使该校的革命力量受到损失。
如今,当年为演出《兄妹开荒》出力的同学都已白发苍苍了,年逾花甲,但那革命的歌场仍然鼓舞我们奋然前行,永葆青春。
原载《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下党斗争史料》(文委)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主编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