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吉林校友网
校友工作与生活
艾杰校友历时十年巨作:田园诗人陶渊明 自序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2-10-19 16:25     点击量:392
                                                    自 

当我终于修改完成了陶渊明传记手稿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这部耗费了我十年心血的书稿即将付梓,我竟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1989年,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今天,我毕业于北京大学,所攻读的是自己喜爱的中国文学专业,美丽的燕园陶冶了我追求真善美的情操和崇尚高洁的品格。我在大学期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政治上积极进步,在学业方面,我有幸以本科生的身份选修了袁行霈先生为研究生开设的“陶渊明研究”课程,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毕业后我在吉林省委党刊从事编辑工作,如今我是《新长征》杂志社的编审。岁月如歌,二十年过去了,我对培养教育了自己的母校和老师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深情有增无减。1999年,我出版了第一本21万字的文学体长篇人物传记《商鞅大传》,受到单位领导、同事、父母、丈夫、亲朋好友及读者的好评。而后在他们的热情鼓励和殷切期待下,我打算创作第二部长篇人物传记。因为对母校和老师怀有感念之情,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自己曾经亲耳聆听了袁行霈老师的“陶渊明研究”课程,便想将老师教给自己的而自己又有所领悟的东西写出来,虽然自己只是一个本科生,但是如果写出一部陶渊明的传记,也算是没白学“陶渊明研究”这门课程,也算是对得起老师的教诲吧。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写作陶渊明传记的计划。我原本打算,工作之余,用一、二年的时间,就将此书写完,没想到一写就是十年。1999年底,我着手收集有关资料,而这方面的资料很多,研读、筛选资料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2000年我开始研读陶渊明的全部诗歌作品。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便开始了写作。从2001年到2004年这4年间,我的编辑工作很繁忙,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还兼任了《新长征》杂志社的总校对工作,还进行了职称申报,于 200411日破格晋升为编审职称。这4年里,我边工作边写作,写作进展缓慢,写出了10章、约17万字的文稿2005年,我爱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彦君去日本作访问学者,我和12岁的女儿冯艾琳去那里探亲,我们一家3口,在日本的关西学院生活了将近3个月。这期间,除饱览日本秀美的风光之外,我又写作了约2万字的陶渊明传记手稿2006年至2008年这3年里,孩子升入初中,学习生活紧张,丈夫回国后的工作也非常忙,这样我把自己的精力更多地用到了家庭、孩子和工作上,业余时间很少,写作时间就更少了。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我硬是咬紧牙关、挤时间写作,终于在2008年的48日,我41岁生日的那一天,完成了陶渊明传记草稿的写作。在此后的一年当中,我对草稿进行了一遍系统的修改,并形成了电子稿。我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艾福成,最先通读了我的书稿,为我指出了许多缺点和不足,并赞扬我说这部书写得比《商鞅大传》还好。我已经考入长春市实验中学的女儿,利用放假时间,帮助我给书稿找出许多错别字。就在2009年的6月,我完成了对此书的最后修改工作,陶渊明传记终于定稿了,我感到莫大地欣慰。

十年过去了,我写作陶渊明传记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苦恼过、徘徊过、怀疑过,甚至几次想放弃。但是写作陶渊明传记的过程,使我有机会学习前贤的智慧和道德修养,我那颗时常浮躁的心灵不断地受到冲刷、启迪和抚慰。我从敬佩陶渊明的诗,逐渐发展到敬佩陶渊明的人格操守。明白了陶渊明为什么能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田园诗”的鼻祖,缘于他有着伟大的人格和高远的精神境界。陶渊明从生活的磨难中彻悟了宇宙、人生,他将其他文人士大夫不屑一顾的田园生活,当作是人生最美、最好的享受;将贫穷、清苦的日子赋予或浪漫或深刻的诗情画意。袁行霈先生在他的《陶渊明的哲学思考》一文中说: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在当时支持他不与腐朽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躬耕于庐山之下,干干净净地度过了一生。在今天,当物欲几乎要统治人的精神使人成为它的奴隶时,曾经支持过陶渊明的那种智慧和力量也许能给当代人一点帮助,使人站立起来。”(《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月版,第28页)正是这种力量,十年来支撑着我坚持下来,坚持将陶渊明的传记写完。这也许就是研究陶渊明的魅力所在吧。不管写出的作品如何,我毕竟享受到了写作带给自己的愉悦,我的人生又增添了一种光彩。

书稿中收录了陶渊明的作品117篇,其中辞赋3篇,记传3篇,疏祭文4篇,诗歌107篇。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袁行霈先生撰写的《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月版)一书和孟二冬老师的《陶渊明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6月版)。陶渊明的享年,采用了76岁说。陶渊明的生平及作品系年基本以袁行霈先生考证的《陶渊明年谱汇考》为纲要(《陶渊明研究》,第243页–380),事迹以及轶闻故事等,参阅了李锦全的《陶潜评传》、魏正申的《陶渊明探稿》、李文初的《陶渊明论略》等专著、文章和相关资料。我的拙作是以前辈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的,我也希望自己的拙作能够为后人了解、熟悉、深入研究陶渊明提供参考与借鉴。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偏颇和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亲人的支持,我的父亲、母亲多次鼓励我。我的爱人冯彦君领着我去吉林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我的大舅周振芳专门写信鼓励我写成此书。我的表哥、南京空军干休所政委周逊树和表嫂李秀梅在百忙之中领我去南方体验生活,他们还请人画了一幅“悠然见南山”的山水画送给我,勉励我的写作。亲人们为我所作的一切,我铭记在心,我由衷地感谢他们。

我还要感谢单位的领导、同事,在他们的关怀、关心、帮助、鼓励下,我写出了这本书,我对他们深表谢意。

在此,我也感谢长春出版社的张忠良编辑,感谢他为出版此书所作的辛勤工作。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北京大学成立111年,我的父亲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艾福成教授71寿辰、我的母亲原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周宝余教授70寿辰,我谨以此书当作一份微薄的礼物,献给我的祖国,献给我的母校,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祝愿祖国繁荣强盛,祝愿母校再创辉煌,祝愿父亲和母亲健康长寿!                                    

                                   2009615于长春

作者简介: 

   艾杰,女,19674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7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中国文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调入吉林省委宣传部,先后在《企业政治工作》编辑部、《企业大世界》杂志社、《宣传导报》杂志社担任编辑工作。199911日,破格晋升为副编审职称,200411日破格晋升为编审职称。现为吉林省委党刊《新长征》杂志社编审。19991月出版长篇文学体人物传记《商鞅大传》,参编《时代的声音》等书,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随笔、综述、访谈等50多篇。多次获得省委宣传部年度考核优秀等级、全国宣传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称号,所编辑和撰写的多篇文章多次在全国党刊优秀稿件评选中获奖。


      那天艾杰请中文的几个选调生吃饭,饭后送我们每人一本她的巨作<田园诗人陶渊明>.当时很是震惊,她是党刊新长征杂志社的编辑,这个我是知道的,但这个与她的工作完全不挨边,这是属于她的个人的.也许吧,只有她才能走进陶渊明,想到这一点,眼前有一亮,这是在拿到书的时候的一亮.我没有告诉她我的一亮.非常敬佩她,因为这些年我只会说什么采菊东篱下之类,终于知道自己是浅薄之辈.艾校友出身"名门",也许名门之后才能更看淡名利.艾校友入党挺早的,但她却拒绝仕途,安静地守住自己的土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官本位的时代,她就更显宝贵了.----初佩君



分享到:
0